隨著網路時代興盛、電子設備普及,現代人對於「學習」的態度與知覺日益甦醒。「學習」不再侷限於教室,而是拓展到每個人的手機、平板與電腦上;不再專屬於學齡內的孩童與青少年,而是擴大滿足各年齡層的需求;不再限縮於講師對學生的垂直知識傳授,而是開始重視水平討論,透過經驗分享與訓練,來習得軟實力的應用。這種種的轉變,透過網路平台與線上課程,在我們的生活中向前推進、演化。
其中一個概念就是 2008 年,由美國聖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/學院在線服務經理 David Penrose 提出的「微課程」(Microlecture)。微課程講求以短至 1 – 3 分鐘的影片作為媒介,簡短解說課堂的核心概念,結合供學生複習的課後任務,並將一切整合到微課程線上平台,形成一個完整的微課程教學系統。
今天的文章裡,就讓我們來談談要掌握哪些招數,才能成功規劃出好的微課程吧!
微課程規劃 招數一:簡短影片配上輔助素材,5 分鐘課程也能超吸睛!
圖片來源:Pexels
微課程既然都以「微」字開頭,第一個規劃重點當然就是「精簡課程」。網路的方便性,讓年輕世代(微課程的目標客群)能在短時間內輕易獲取超量的資訊,上一秒的爆炸性新知,下一秒已是無人記得的舊聞。
配合網路世代注意力下降的情形,微課程的影片長度掌握在 5 – 10 分鐘是最為剛好的。在影片的開頭,就讓學生確實掌握到微課程的重點,並帶出新的資訊。如果時間過長、範圍太廣,失去了微課程的本質,就難免一秒被左滑淘汰。
為了避免微課程影片太簡短而不知所云,除了避免在一堂課放入太多資訊,微課程講師也應該善用各種輔助方式,例如:影片剪輯、特效後製與圖表置入,都是能夠快速萃取並傳遞知識的素材。此外,微課程的編輯和教學模式應該盡量貼近年輕客群喜歡的風格和語言,這樣能幫助你吸引到更多學生的目光,並藉由口碑傳播建立自己的微課程品牌!
微課程規劃 招數二:軟實力培養與應用,課程內容與課後活動都重要!
圖片來源:Pexels
與其學習基礎英文單字與文法,不如加強口語化的美式英文,以利應酬時簡單交談;與其研讀女性主義的歷史與理論,不如直接欣賞相關電影,並由老師帶領小組賞析討論。
對於大部份的微課程使用者來說,培養「軟實力」比收穫「硬實力」更重要。身為已有專長領域的大學生或社會人士,多數微課程使用者需要的不是紮實的理論與深入的學問,而是如何能將微課程中的知識化作軟實力,並實際運用在學業、職場與個人興趣等方面。因此,在設計微課程時,講師可以先問自己:這堂課可以帶給學生們哪些新的技能?這些技能將怎麼幫助學生們的學業/事業/生活?
除了微課程本身之外,規劃課後活動來驅動學生們落實這些技能,也是微課程講師不能忽略的關鍵。微課程的巧妙之處,就是用最短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最有感的學習成效。透過微課程課堂中的合作、競爭與生活中的操練,讓他們累積經驗,結果當然不言自明!
微課程規劃 招數三:學習主權交給學生,創意學習才是最終關鍵!
圖片來源:Pexels
年輕的網路原住民世代,被譽為職場上的遊牧民族。他們注重個人能力的拓展與精進,仰賴自身而非群體的力量存活。在設計微課程時,講師應該謹記「學生為主體」的原則,以彈性、活躍的方式建立微課程內容。確實將微課程與生活結合,並適時給予他們挑戰,能夠幫助學生保持高度的自主與自律,並順利發揮「自主學習」的核心價值。此外,不緊迫盯人、不佔據學生過多時間、讓學生根據自身背景與吸收速度,來跟隨微課程的進度,也是對師生雙方最放鬆的理想做法。
值得提醒的是,微課程的年輕使用者們,在體制內外接受的學習經驗相當多元,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也相對更高。因此,設計微課程的時候,不妨結合各種教學模式,來打開課程的廣度與深度。開放式學習、翻轉教室、團隊創意競賽、影像日誌……這些都是值得嘗試的手法,讓學生看到你的微課程,確實擁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不同之處!
微課程之所以漸受重視,主要因為它的核心特色是「自主學習」與「有趣彈性」,讓學生得以藉由自己的步調與活潑的方法,吸收微課程提供的廣泛新知,相當符合現代人對於學習的需求。
Comments